泉州心理專家提醒您: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把精神疾病和人格障礙混為一談,但是人格障礙和精神疾病有很大的區別。
人格障礙是指一個人的三觀與其所處的環境和文化背景產生偏差,即患者在認知、情感和人際關系方面存在障礙。這種病人的癥狀會很痛苦,但病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人格障礙。這種病一般始于青春期,出現于青年期,成年期越來越明顯,并可能隨年齡增長而加重或惡化。
精神病通常是指精神分裂癥、雙相情感障礙和重度抑郁癥。所以人格障礙不是精神病,而是介于精神病和神經癥之間的一個整體人格問題。這種病的出現通常來自遺傳或精神刺激。
性格也稱人格,是一個人固定的行為模式,是人際關系日?;顒又信c人交往的習慣,是人體所有心理特征的綜合。人格障礙就是這個人和周圍人的相處方式不一樣,所以他的性格在這方面很痛苦。雖然已經有了治療的方法,但是每個人的特點不一樣,要徹底治療還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。一般的治療方法是讓患者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,從而減少矛盾。
精神病是指精神障礙,患者的各種心理活動持續異常,無法進行正常的活動,無法被他人理解,經常被自己的病態心理所支配,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行為,有的會形成嚴重的抑郁情緒而自殺。
這兩種病理可以用許多方法來區分?
1.形成時間:
人格障礙形成于兒童期,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顯現。當你長大了,有了自己獨立的人格,心理疾病就出現了。
2.原因:
人格障礙的形成通常是因為兒童期認知偏差導致的行為異常。精神病是因為遺傳和較大的精神刺激。
3.適應社會:
人格障礙處于無法適應世界的抑制狀態,而精神病在發病前與正常人無異。
4.自我認知:
人格障礙不會意識到自己有病,精神病人能意識到自己有病,所以精神疾病的治療更簡單。
5.相互轉化:
人格障礙可以轉化為精神病,但患者同時患有兩種疾病。心理疾病不會轉化為人格障礙,因為他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有病。